全国咨询热线:0838-2227651

您的位置:首页相关政策限塑令背景下无纺布袋的政策演进与实践挑战
限塑令背景下无纺布袋的政策演进与实践挑战

限塑令背景下无纺布袋的政策演进与实践挑战

2025-08-18 |相关政策

限塑令背景下无纺布袋的政策演进与实践挑战
自2007年国务院颁布“限塑令”以来,无纺布袋作为塑料替代品逐步进入消费领域。2020年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明确将厚度小于0.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纳入禁止范围,同时鼓励推广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。无纺布袋因其耐用性、可印刷性及重复使用特点,成为商超、外卖等领域的主流选择,但其“塑料本质”与环保争议也随之显现。

政策推动与行业规范

地方层面,海南于2023年率先禁止克重低于100g/m²的无纺布购物袋,要求生物降解替代品需符合地方标准DB46/T 505—2020。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在《“十四五”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》中进一步强调,需建立覆盖生产、流通、回收的全链条管理机制,避免无纺布袋因过度使用成为“隐形污染源”。2024年上海市消保委调研显示,76.4%的消费者误将无纺布袋视为完 全环保产品,反映出政策宣导与公众认知的落差。

 

 

技术瓶颈与可持续路径

目前市面90%的无纺布以聚丙烯(PP)为原料,其自然降解需数十年,重复使用52次才能抵消生产碳排放。部分企业通过工艺革新探索解决方案:英国Nonwovenn公司以废弃物发电,国 内厂商将边角料加工为纤维板,年替代原木200万立方米。政策层面,《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通用技术要求》(GB/T 38082-2019)为无纺布降解性能提供技术依据,但实际落地仍依赖企业自律与监管强化。

 

未来挑战与建议

无纺布袋的环保价值取决于使用频次与回收体系。美团2022年调研显示,46%的用户仅使用11次即丢弃,而外卖行业定制袋的日均消耗量达百万级。建议从三方面优化:一是完善回收基础设施,参照邮政系统推广无纺布快递袋循环使用模式;二是强化标识管理,明确标注“非完 全降解”及建议使用次数,避免误导消费者;三是探索激励政策,对重复使用率高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。

 

 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